900多年前,苏东坡、黄庭坚、米芾、秦观等16位名士齐聚汴京西园,一起吟诗作赋、鉴赏古董、抚琴挥毫、谈禅论道……时人画为《西园雅集图》,与兰亭雅集相映生辉,传为文坛之不朽盛事。
大书法家米芾为此图作记,记中有云:水石潺湲,风竹相吞,炉烟方袅,草木自馨。人间清旷之乐,不过如此。嗟呼!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,岂易得此哉。
或许这便是中国人偏爱自然的原因,里面总有我们喜欢的生活状态和最快乐的自己。
穿越千载的园林文化,凝成国人心中那份隐逸的情结。以“美学主义”溯源,西湖天胤重考《西园雅集图》精髓,挖掘文化、思想等人性化内涵,开创独具一格的六景园林,升华诗意栖居的极致境界!
01
自然是生活的诗,附着于草木的灵气。
走近3000平的翠幕草坪,7个标准篮球场大小。时代的生活之美浓缩于此,如同实现愿望的“阿拉丁神灯”,任何你想释放的心情,都可以在这里尽情诉说。
或闲坐草坪上细嚼清新的阳光,林间乱窜的花香涌入鼻尖,送来一抹清凉和生命力;或陪伴小朋友玩乐欢笑,纵情奔跑。总之岁月安好,时光柔柔,散发出引人艳羡的光彩。
02
真正有品格的园林不止于风景的秀丽,更是生活场景的延伸。
作为丰富的社区交流场,「清风雅庭」承载了艺术会客厅的功能,户外Wifi、饮水洗手、驱蚊照明、宠物栓桩……闲适的生活情趣融入其中,使得每一位居者深情悦赏,慢慢品读。
每个有趣的灵魂,都值得在自然间彼此邂逅。晴空正好时,与邻里知己相约林下的会客厅,啜饮谈笑、散步观赏,让你我从现实的烦恼中抽离,去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。
03
生活如诗,不只是从远方寻觅,更多是眼前的触手可及。乔木、灌木与地被植物相互融合,形成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植物系统,搭配专为老年人行动方式而设计的步道、健身器械,创造出“视觉、触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”全维享受,专注服务长者的身心健康。
在这里,人生再也不是一场你争我赶的竞技,而是慢下来时,眼前的一抹花香,一杯清茶;偶尔林荫下摆上擂台,约老友手谈,输赢也无妨。一笑置之,可不正是颐养修身的好光景。
04
水的自在,是映刻自然的隽永。500米旱溪蜿蜒而过,成为心灵的某种寄托与宁静来源,掬水涤心,仿佛回到12岁那个肆意欢脱的夏季,藏着对生活的万千向往。
那满眼的绿,那缥缈的水雾,那灵动的水流,总是充满仙气,美不胜收。“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,身居城市而得林泉之趣。”大抵便是如此。
05
在自然里,孩子们自然成长。从幼儿到少年,全龄段儿童乐园,创造更多成长空间和玩耍的机会,让孩子在阳光下尽情释放活力,一展纯粹笑脸,为身体每一个细胞植入清新氧气,连成长也被赋予诗意。
送给孩子一个游乐场,也是送给自己一个理想国。
小小孩童的身上,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,以及永不疲倦的蓬勃精力。一会儿呼朋唤友四处冶游,一会儿屏气凝神只为了抓住一只聒噪的蛐蛐。恣意的做派,是你我梦寐以求的无忧无虑。
06
国人对待回家这件事,天生具有一种仪式感。30-50米超大宅间庭院,花木夹道,树影斑驳,轻松自然而又不失礼仪,既打破了建筑的生硬感,又增加了归家的悠然感。
你看得到世界,世界看不到你。
第一时间让回家与风景相遇,生活的场景围绕着景观展开,月下听风,雨落蝉鸣,看着花朵争奇斗艳,寻一处澄澈心境,感知岁月缓慢而真实。
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。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,总藏在细枝末节,亦如西湖天胤对待每一寸土地的态度,不矫揉,不造作,细细研读,慢慢打磨,不知不觉终成瑰丽诗篇,让灵魂为之震撼!